NEWS CENTER
新聞中心
《濕地公約》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發布《武漢宣言》
11月6日下午,《濕地公約》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部級高級別會議在武漢閉幕,會議正式通過《武漢宣言》,呼吁各方以強烈意愿和實際行動,促進各類濕地的保護、修復、管理以及合理和可持續利用。
《武漢宣言》是此次大會的主要成果。宣言承諾,從各種渠道籌措更多資源,以強化實施濕地公約第四期戰略計劃,并制定具有更大力度的第五期戰略計劃,在2030年前采取更有影響力的行動。
宣言承諾,推進濕地保護、修復、管理以及合理和可持續利用的立法和執法,并為評估和維護濕地生態系統服務作出努力;開展濕地及其生態系統服務的自然資產評估和核算;保護、修復和可持續地管理城市和郊區的濕地,酌情建立濕地公園或濕地教育中心;采取濕地保護和修復措施,以應對社會、經濟和環境挑戰;鼓勵對泥炭地、珊瑚礁和海草床、紅樹林、高原濕地、地下水系等脆弱生態系統適當采取優先保護和管理;加強濕地水污染防治;加強全球濕地保護工作者之間的技術合作和知識共享;鼓勵締約方根據國家法律法規,確保原住民和地方社區、婦女、青年、殘疾人、學術界、民間團體和私營部門充分參與各類濕地的保護、修復、管理以及合理和可持續利用,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。
國家林草局國際合作交流中心常務副主任王春峰介紹,《濕地公約》至今已締結51年,但截至目前,全球自然濕地仍然減少了35%,導致寶貴的生態系統及其功能和服務受損,影響到所有個人和社區。為了促進《濕地公約》的實施,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在籌備期間就決定由中方起草、大會討論形成《武漢宣言》,來展示各方共同保護和修復濕地的積極意愿。今年8月起,我國在172個締約方中進行了三輪磋商,廣泛征求各方意見,宣言對于建議性意見予以采納,文本措辭盡量包容、平衡、兼顧各方關切,最大程度凝聚各方共識,文字力求簡明扼要,最終文本得到締約方普遍認可。
王春峰表示,“《武漢宣言》是對各方促進濕地保護的共同意愿和行動的匯聚,充分體現了中國負責任大國的擔當,以及對全球濕地保護工作的引領作用。”(成熔興、趙銀斐)
相關新聞
近日,2021年度湖北省水利工程優質獎(江漢杯)評選結果揭曉,我市漢川市汈汊湖湖堤加固整治工程、漢川市大沙二站工程、漢川經濟開發區黑臭水體綜合整治工程、孝感市府澴河防洪治理二期工程(孝昌段)等4項水利工程喜獲殊榮。
11月6日下午,《濕地公約》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部級高級別會議在武漢閉幕,會議正式通過《武漢宣言》,呼吁各方以強烈意愿和實際行動,促進各類濕地的保護、修復、管理以及合理和可持續利用。